欲窥全豹,请别错过上篇《从17到30!2006宽屏液晶趋势全书[上]》。
回首最近5年液晶显示器的发展普及历程,我们不难总结出大屏和降价这两大发展的新趋势:正是随价格的不断下降,液晶显示器离我们慢慢的接近,直到最终成为普通用户生活、工作的一部分;而在价格下降的同时,液晶显示器的屏幕尺寸也慢慢变得大。到液晶显示器线;的今天,消费者所能购买、所愿意购买的屏幕尺寸,已经达到了17英寸、19英寸乃至更大仅仅3年以前,这还是有如天方夜谭一般的情景。
其实,在上述两大趋势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整个液晶显示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慢慢的变大的基板尺寸、越来越多的面板产能和越来越先进的生产制造工艺,都是推动液晶显示器降价和大屏化趋势的源动力。而以上种种的改进,绝大部分都可以通过TN模式液晶的成熟和普及得到体现,可以说,在液晶普及的历程中,TN模式液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TN模式液晶的成熟,就没有液晶显示器今天的普及。
当然,与TN模式液晶日趋成熟相对应的,就是MVA、PVA、IPS、FFS、OCB、CPA等广视角技术的节节败退这里我们所说的败退,并不是技术上的落后,事实上,液晶技术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几乎都与广视角技术密不可分,但每一项技术最大价值的体现,都只有通过与TN模式液晶结合才得以实现,这也许就是液晶技术发展的宿命吧。
5年以前,当TN模式液晶还只能达到水平/垂直方向120/100视角范围的时候,以MVA和IPS为代表的广视角技术就率先将液晶显示器的可视角度提升到了170/170乃至176/176的水平;而当TN模式液晶还只能显示16位色伪彩的时候,广视角液晶就已经能够显示32位、16.7M的真彩了;当TN模式液晶对比度还停留在200:1、300:1的水平时,广视角液晶就达到了500:1~700:1高对比度的平均水平;当TN模式液晶的响应时间还停留黑白16ms水平的时候,广视角液晶已经应用了灰阶响应时间的概念,并且达到了12ms的极速水平,而当TN模式液晶的响应时间达到黑白8ms之后,广视角液晶随即达到了灰阶8ms的水准,并且迅速将业已成熟的Over Drive(过冲)技术推广开来,在TN模式液晶上实现了灰阶6ms、灰阶5ms、灰阶4ms、灰阶3ms、灰阶2ms直到灰阶1ms的一次次历史性突破
一次又一次,非常先进的技术总是由广视角液晶为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当我们真正体验到、使用到这些技术的时候,几乎总是在TN模式液晶的产品上。从过去到现在,历史似乎总是在重复这样的过程,至于个中的原因,笔者倾向于将其归结为两个字成本。
从SyncMaster 970P身上,我们能够充分体会成本的含义
由于广视角液晶本身的技术和工艺较为先进,因此其成本较高,较高的成本和先进的技术基础使得厂商愿意将它作为新技术的试炼场,一旦试炼成功,高成本、高价格的广视角液晶更便于收回高昂的研发和试验成本。而当先进技术成熟、成本降低到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后,厂商自然愿意将它应用到成本低廉、适合推广普及的TN模式液晶上,由此引领一波又一波的液晶普及,并且在普及的同时促进主流产品规格升级。
深入了解广视角技术原理和发展沿革,请参考本站深度文章《揭密!大屏幕液晶显示器技术内幕全披露》。
于是,在液晶普及的同时,我们也就看到了TN模式液晶的高歌猛进。
2002年,15英寸液晶显示器还有采用广视角面板的产品;到2004年,不仅15英寸已经全部沦陷,就连刚刚进入普及阶段的17英寸液晶显示器中也只有极少数的高端产品还采用广视角面板。
17英寸广视角的末代女王明基BenQ FP785
2005年,当19英寸液晶显示器开始普及的时候,17英寸广视角液晶显示器已经是凤毛麟角,19英寸广视角液晶也全面退守高端市场,中国市场一线大厂中飞利浦、LG和AOC冠捷甚至已经在20英寸以下的产品中彻底放弃了广视角面板,三星、优派和明基BenQ也只在19英寸的优异系列中保留了1~2个型号的广视角产品。
过去的种种似乎都指向这样的一个结论:任何规格的液晶显示器要走向普及,放弃广视角而选择TN也许是一条必由之路。而早在3年前就已经问世的17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也许就是因为不肯放弃对广视角的执著,而最终与市场主流的地位失之交臂
可能是基于对这种规律的深刻认识,当19英寸宽屏开始它的普及之旅的时候,同样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广视角,转投TN的怀抱,而且更加地彻底在今天的市场里,你根本找不到一款采用广视角面板的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
那么,同样的情况,是不是也会出现在有意和19英寸宽争夺主流地位的20英寸宽身上呢?
答案似乎令人沮丧:非常先进入中国市场的20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无论是优派的VA2012wb、VX2022w还是明基BenQ的FP202W,无一例外地选择了TN面板作为它们的核心,而随后跟进的宏碁AL2016w也毫不犹豫地采用了广辉(QDI)的TN面板。
值得注意的是,当TN模式液晶向20英寸宽屏进军的时候,除了已有的亮度、对比度、响应时间和可视角度等方面的改进外,8bit驱动IC也自液晶显示器普及以来首度进驻民用级TN液晶显示器,为TN模式液晶摆脱只能显示16.2M色彩的恶名首开先河虽然一向习惯于将TN与16.2M色等同起来的部分媒体和用户依然将信将疑,但来自上游面板厂中华映管的技术资料已经再确切不过地告诉我们,其20英寸宽屏面板CLAA201WA01确实具备了8bit灰阶数字处理能力,可以在屏幕上呈现16.7M色彩的图像。
据我们所知,目前为止已经明确表示采用这款面板并得到证实的20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仅有明基BenQ FP202W一款(相关报道请参考《准1080P!明基16.7M色20宽屏液晶酷评》)。
更有甚者,随着宽屏热潮持续升温,TN面板势力还有进一步向更大尺寸扩张的态势:在奇美和瀚宇彩晶等面板厂的积极推动下,21英寸宽、22英寸宽乃至24英寸宽相继沦陷,从以往广视角一统江湖的局面演变为TN与广视角分庭抗礼。而凭借其犀利的成本优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大尺寸宽屏液晶的普及,也将由TN模式液晶来实现
遥不可及的飞利浦20英寸S-IPS宽屏液晶200W6
当然,面对TN模式液晶的大举入侵,广视角面板也绝不会坐以待毙。早在宽屏潮兴起之前的2005年5月,飞利浦就在上海CeBIT Asia 2005展会现场展示了其20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200W6,采用S-IPS广视角面板遗憾的是这款产品始终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相关报道请参考《16:9时代到来!飞利浦20英寸宽屏亮相》)。
线月中旬,一向擅长利用广视角技术做文章的优派率先出手,将采用P-MVA广视角技术的20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新品VX2025wm引入中国市场,并且在3月18日的发布会上宣布以3688元的超低价将VX2025wm推向主流20英寸宽屏市场,吹响了广视角技术反攻20英寸宽屏液晶的号角。
优派VX2025wm,20英寸广视角宽屏的绝地武士
泡泡显示器频道(也在第一时间对VX2025wm进行了技术前瞻和深度评测,P-MVA广视角面板在色彩、对比度和可视角度等方面的出色表现彻底征服了我们,不仅捍卫了广视角技术的尊严,也为这款产品赢得了泡泡历史上颁发给宽屏液晶显示器的第一个年度编辑选择奖(详细报道请参考《宽屏机王亮相!优派VX2025wm绝密曝光》、《16.7M色最低价 优派20寸至尊宽屏评测》)。
眼下19英寸宽屏和20英寸宽屏孰优孰劣的争论可谓热火朝天,用户、媒体和厂商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其实,如果将这个问题稍加抽象,我们就不难概括出宽屏液晶优劣之争的实质元素:分辨率、尺寸、点距和价格。
分辨率决定了屏幕显示信息的尺度,也就是每一屏的信息含量。分辨率越高,每屏所能显示的内容越多,用户得到的信息也就越多在很多情况下,这意味着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有效的信息采集,这一点对于商务办公应用而言尤其重要。
尺寸的作用不言而喻,更大的尺寸意味着更宽广的视野,在人眼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显示器的尺寸自然是越大越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为什么4:3、5:4等传统比例的液晶显示器在发展到23英寸的极限后会转向16:10的宽屏规格以寻求尺寸上的更大突破。
点距其实是前面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辨率和尺寸确定了,点距也就确定下来了。但我们之所以将点距这个指标单独提出,和分辨率、尺寸并列,乃是因为点距直接关系到屏幕显示内容的大小,包括字符的清晰度和画面的精细程度对此我们用视觉舒适性来加以概括。
一般来说,点距越小,画面越精细,但字符也越细小;反之,点距越大,字体也越大,轮廓分明,越容易看清,但画面会显得粗糙。因此,点距的选择需要在文本和图形/视频应用之间进行权衡,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根据笔者个人的体验结合厂商的相关说明,我认为点距在0.27mm~0.30mm之间是最舒适的,小于0.27mm或超过0.30mm都会影响显示器在某些应用中的表现。
至于价格这个指标,相信不用笔者在此赘述,大家都已经有最为直观深刻的认识了。对于产品的价格,消费者基本确立了各自的心理底线,一旦产品报价跌破这个底线;,市场需求瞬间爆发,因此这个价格临界点也被称为魔术点(Magic Point)。
AOC冠捷193FW现价2145元,逐渐逼近1999元的魔术点
把这4个指标套用到19英寸宽和20英寸宽的规格之后,双方的优缺点便一目了然:19英寸宽分辨率偏低、尺寸较小、点距适中、价格低廉;20英寸宽分辨率较高、尺寸较大、点距偏小、价格略高正是由于两者的优缺点呈现五五开的局面,因此才导致了争论双方相持不下,各执一词的局面。
上述指标不仅可以作为用户选择19英寸宽还是20英寸宽的判据,还能推广到其他尺寸,例如20英寸以上这就是我们在这篇文章以后的部分要做的事情。
但LCD时代彻底改写了这个规则1024768的XGA分辨率涵盖了14英寸和15英寸(还有极个别的18英寸);从16英寸、17英寸、18英寸到19英寸,12801024都是可能的选择;至于16001200的UXGA分辨率,则主要集中在20英寸、21英寸和23英寸,随着23英寸转向宽屏,现在只剩下了20英寸和21英寸进行争夺。
LG L2320A,23英寸液晶的转向之作
经过3年的较量,17英寸和19英寸最终淘汰了15英寸、16英寸、18英寸、20英寸和21英寸,成为LCD显示器市场的霸主如果我们非要从中总结出一条规律,那就是涵盖尺寸较多的分辨率更有可能成为主流,至于在同分辨率下哪种尺寸规格更有可能称霸,则需要权衡尺寸、点距和价格这3大要素。
根据泡泡显示器定律判断,17英寸液晶其实并不完美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宽屏面板的竞争情况吧。在WXGA+的1440900这一分辨率上,目前已知的有广辉的17英寸宽屏和全部的19英寸宽屏面板,点距分别为0.255mm和0.284mm;而WSXGA+的16801050这个级别,目前我们已经知道有20英寸宽、21英寸宽和22英寸宽加入战斗,点距分别为0.258mm、0.27mm和0.282mm,并且每个尺寸都有TN和广视角的面板;在更高的WUXGA分辨率(19201200)下,目前有23英寸、24英寸、26英寸和27英寸捉对厮杀;至于目前优异的30英寸宽屏液晶面板,其分辨率则达到了WQXGA的25601600,并且暂时还没有其他规格出现,因此前景可谓一目了然。
从数量上来看,涵盖4个尺寸的WUXGA分辨率应当更有可能胜出,其次是涵盖3个尺寸的WSXGA+,最后才是涵盖两个尺寸的WXGA+,也就是17英寸宽和19英寸宽结合HDTV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这种预测并非无稽之谈。
在WUXGA分辨率的4个尺寸中,23英寸宽和24英寸宽,以及26英寸宽和27英寸宽本质上是一一替换的关系,24英寸能否替代23英寸,以及26英寸和27英寸孰优孰劣,是决定谁将在这个分辨率中脱颖而出的第一步,只有在完成了第一轮的PK之后,23/24英寸宽和26/27英寸宽才有机会最终角逐WUXGA规格的胜者,这一幕,笔者预计最快也要在一年之后才会出现,更加合理的预期是2008年的上半年。
就在不久之前,全球先进大液晶面板厂三星推出了其27英寸WUXGA宽屏面板,基于S-PVA广视角技术,点距为0.303mm,支持16.7M线/180,灰阶响应时间8ms根据笔者对上述指标的解读,0.303mm的点距已经不太适合商务办公应用,并且500cd/m2的高亮度对于60cm左右的桌面使用范围来说也有些晃眼的嫌疑,反倒更适合中、远距离的视频观赏,再结合16.7M线ms响应时间和完美的可视角度,这一规格的面板堪称为多媒体视频应用度身定造。
在高端民用显示器领域反应最为迅速的Dell已经率先推出了基于这一面板的PC液晶显示器产品2707WFP,相关报道请参考《规格极为少见!戴尔将推出27宽屏LCD》。
由于目前还没有26英寸宽屏的详细信息,因此我们无从对其前景和定位进行判断。在2006年3月28日的FPD China 2006FPD产业动向及发展战略论坛中,友达光电消费电子显示器事业部总经理苏峰正先生透露,友达光电在桌面显示器的宽屏液晶产品线宽,可见至少友达光电正在规划26英寸宽屏的面板产品。从尺寸来看,26英寸宽屏面板的可视面积应当为560.6mm350.4mm,因此其点距约为0.292mm,视觉舒适性较27英寸宽的0.303mm点距为高,因此如果能结合成本方面的优势,相信会是兼顾办公和娱乐的超大宽屏上佳之选。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现在关注26英寸宽和27英寸宽的动向还有些为时过早,毕竟在这个尺寸还没有TN模式液晶的介入,短期内看不到成本显著下降的可能,相对而言,关注23英寸宽和24英寸宽的趋势更加切合实际并且结果也几乎是一目了然。
作为最早投奔宽屏阵营的大尺寸,23英寸宽屏面板早在2003年就已经出现,最早进入中国民用显示器市场的23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当属LG电子的L2320A,泡泡显示器频道也在2004年年初率先对这款产品进行了详细的测试,相关报道请参考《够大才够爽 4款超大屏幕液晶显示器》。
事实上,在主流液晶面板厂商中,LG.Philips LCD也是最早切割23英寸WUXGA规格面板的企业,因此LG和飞利浦都率先推出了对应的产品L2320A和230W5,而其他显示器厂商如明基BenQ、优派乃至索尼(Sony)最快也是在几乎一年以后才推出了对应的产品FP231W、VP231wb和SDM-P234。
在LPL之后,友达光电也看好23英寸宽这一规格,于2004年下半年开始切割23英寸WUXGA的MVA广视角面板M230UW01 V1,并且于2005年在这一规格中首先采用了LED背光,型号为M230UW01 V0,但在国内市场,据笔者所知目前还没有看到采用AUO面板的23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在前面介绍过的苏峰正先生的演讲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友达光电已经跳过了23英寸宽的规格,准备直接从22英寸宽前进到24英寸宽。
由于出现较晚,因此三星的24英寸宽规格最初居于弱势地位,除了三星自己的SyncMaster 241T之外,就只有Dell的2405WFP了,后来,在显示器策略方面克隆Dell的华人PC品牌宏碁也迅速跟进,推出了AL2416w。2005年9月,日本高端显示器厂商EIZO(艺卓)推出其首批民用大尺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其中的FlexScan S2410W便采用了三星的24英寸宽屏S-PVA面板。
也许是PC大厂的转向让友达开始重新考虑23英寸宽和24英寸宽的竞争态势,于是在2005年年底,友达光电也开始切割24英寸WUXGA规格P-MVA面板M240UW01 V0,并且在2006年第一季度量产。和友达同时投入量产的还有奇美光电的24英寸MVA广视角宽屏面板240J1,支持16.7M线:1,可视角度为170/170,响应时间8ms。
套用我们前面总结出来的经验,23英寸宽的点距为0.258mm而24英寸宽的点距为0.27mm,因此在视觉舒适性方面,24英寸宽能够得到加分。至于价格因素,也许两个月前双方还难分轩轾,但现在胜利的天平已经明显倾向于24英寸宽,因为TN模式液晶来了!
除了奇美之外,瀚宇彩晶也有意投入24英寸TN模式宽屏面板的切割,并且包括优派和明基BenQ在内的显示器大厂也已经计划将于今年年底之前推出TN模式的24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以进一步拉动高端市场的需求。随着TN模式液晶的进驻,24英寸宽的制造成本势必大幅下降,相对眼下仍然由S-IPS和P-MVA广视角主导的23英寸宽,胜负已经相当明显。
至于在战胜23英寸宽之后,24英寸宽能否一鼓作气进而挑战26英寸宽,笔者认为由于双方的成本在至少一年之内还看不到可比性,因此这样的推测难免有关公战秦琼的嫌疑,相信最快一年之后,23英寸宽~27英寸宽这一WUXGA区间的竞争态势将变得更加明朗。
虽然我们花费了不少的篇幅来分析WUXGA规格所涵盖各尺寸面板的竞争态势,但根据笔者的体验和同事评测、试用的经验,对于普通用户而言,23英寸宽和24英寸宽的尺寸其实几乎已达到了60cm范围内应用的极限。在这样一个距离上,不仅23英寸宽和24英寸宽的超大尺寸屏幕很容易让使用者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压抑感,并且其55cm左右的宽度也几乎达到了人眼水平视野的极限。
面对23英寸宽或24英寸宽的超大屏幕,要想在屏幕前方约60cm处很轻松地看清楚整个屏幕上显示的全部内容,不转动头部几乎已经是Mission Impossible,如果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应该转动头部来看清屏幕上的所有内容,那么这种屏幕的视觉舒适性其实已经相当值得怀疑当然,我们承认有些用户会感到23英寸宽或24英寸宽看起来相当舒服,但在笔者的经验中,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是多数。
此外,在19英寸宽屏挑战2000元底价、20英寸宽屏在3000元徘徊的时候,要想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入23英寸宽屏或者24英寸宽屏的液晶显示器,恐怕还是白日做梦在3月18日的新品发布会上,优派宣布将其23英寸优异宽屏液晶显示器VP2330wb的行业报价从21999元直降到9999元,幅度之大令人咋舌。可即便如此,近万元的价格还是会让不少DIY望而却步,这其中也包括笔者本人。
有了前面的经验,在这3种尺寸之间进行比较就方便得多了这也是笔者将这部分可能是读者最关切的内容放到最后介绍的原因所在。
20英寸宽的点距为0.258mm,21英寸宽的点距为0.270mm,22英寸宽的点距为0.282mm,可见20英寸宽的视觉舒适性最不乐观,而21英寸宽和22英寸宽则各擅胜扬,孰优孰劣一时还不好判断。
下面再看价格。由于全球多条6代面板生产线英寸宽屏面板的厂商为数颇多(6代线宽面板),包括三星、LPL、友达、华映和广辉,还有新近宣布加入的奇美电子。其中LPL和友达目前以S-IPS或P-MVA的广视角面板为主,而三星、华映、广辉和奇美则以TN面板抢攻主流市场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华映的20英寸宽屏面板采用了8bit驱动IC,因此让TN面板也实现了16.7M色彩显示,为TN模式液晶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在后面的介绍中我们将会发现,其实支持16.7M色的TN面板已经不在少数,其中宽屏面板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目前国内市场TN模式的20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报价普遍在3300元左右,而惟一的广视角面板20英寸宽屏液晶优派VX2025wm也已经降至3688元的价位,对比刚刚上市时4999元的天价,足见20英寸宽屏液晶的成本依然有较大的下降空间,而以MVA为代表的广视角面板在这一领域也大有可为。即便上游面板厂有意保持20英寸宽和19英寸宽之间100美元的价格差,随着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跌破2000元,20宽跌入3000元应该也是指日可待了。
至于21英寸宽的规格,在5代线代线代线片。除了三星率先推出S-PVA面板之外,目前奇美也慢慢的开始切割TN模式的液晶面板M210W1:支持16.2M色彩显示、亮度300cd/m
、对比度700:1、视角160/160、响应时间8ms,已经于2005年第四季度量产,但目前尚未看到显示器成品。笔者初步推断奇美的21英寸TN宽屏面板应该具有相当的成本竞争力,但由于量产厂商数量较少,因此能否发展壮大还有待观察。
的亮度、400:1的对比度和50ms响应时间已经分明告诉我们,这不是一款面向普通用户的桌面PC显示器,而是面向遥感、医疗、CAM/CAD等专业用户的奢侈品,其自推出以来几乎雷打不动的99999元的天价同样证明了这一点。
介绍完特例之后,再让我们来看看主角WSXGA分辨率的22英寸宽屏面板。虽然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听说奇美等面板厂计划切割这一规格的面板,但直到最近,我们才得到了确切的消息。2006年3月9日,奇美电子在CeBIT展会新闻稿中宣布将于今年第二季度量产响应时间5ms的22英寸WSXGA液晶面板,并将其定位于中高端宽屏产品的主流。确切地说,奇美计划在其5.5代线英寸宽屏显示器面板的切割策略,从而在提升每片基板利润率的同时降低22英寸宽屏面板的成本。
如果你对22英寸宽的规格实在很感兴趣,那么你大可不必苦苦等待奇美公布他们的面板规格,因为就在奇美高喊今年独家开发22英寸宽屏幕高画质显示器产品的时候,瀚宇彩晶已经悄悄地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其22英寸TN宽屏面板的规格:16.7M色、300cd/m
亮度、1000:1高对比度、5ms响应时间和160/160可视角度,总体看来相当地诱人,同时也再次证明了TN面板能支持16.7M色显示。
至于价格,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但已经有不止一家显示器厂商公开或者私下表示,
如果奇美说到做到,那么22英寸宽凭借其更大的尺寸、更好的视觉舒适性,再加上价格上的优势,完全有可能成为取20宽而代之的黑马,成为名副其实的中高端宽屏产品的主流。